8月15日,2025年(第四届)“邑青人才返乡”江门市青年社会调研大赛决赛在江门市青少年宫举行。
2025年(第四届)“邑青人才返乡”江门市青年社会调研大赛决赛举行。 南方+ 郑琦 拍摄
经过现场精彩展示,最终大赛一共评出选调生组一等奖3个、二等奖6个、三等奖13个;青年大学生组一等奖2个、二等奖3个、三等奖4个。
大赛评出青年大学生组一等奖2个。 南方+ 郑琦 拍摄
本次大赛由江门市委组织部、团市委、市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指挥办、市委政研室、市人才工作局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举办,旨在贯彻落实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和市委“1+6+3”工作安排,助力实施省委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行动计划和江门市委“人才倍增”工程,深入推进侨都青年人才全球汇聚行动。
大赛评出选调生组一等奖3名。 南方+ 郑琦 拍摄
大赛启动后,共吸引近300名青年大学生和120余名选调生报名参赛,并首次有港澳青年队伍和省直单位选调生队伍参赛。经过前期赛区初审推荐和市级复审,最终共有18篇调研报告进入决赛,其中9篇来自青年大学生组、9篇来自选调生组。
赛事期间,选手们围绕“百千万工程”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两大主题,深入田间地头、企业车间、街道社区,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,用扎实的数据和鲜活的案例支撑研究,最终形成思路创新的60 篇调研报告。
“这些报告既有对基层存在瓶颈的深刻剖析,也有对侨乡发展路径的创新思考,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五邑青年的智慧与担当。”团江门市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,有的团队聚焦“乡村振兴”,提出了涉农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;有的团队聚焦“乡村运营”,为乡村农文旅融合注入新思路;还有的团队聚焦“银发经济”,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提出新模式等等。
大赛也是一次青年与家乡的“双向奔赴”。上述负责人说,通过调研实践,更多青年深入了解了江门的发展机遇和潜力,增强返乡留江发展的信心和意愿。“此外,大赛鼓励青年走出校园、走出办公室,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,用智慧破解发展难题。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,正是五邑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。”
采写/摄影:南方+记者 郑琦
【作者】 郑琦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*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。